“医生,我这颗牙晃得厉害,是不是该拔了?”在口腔门诊部,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。许多老年人认为牙齿松动了就只能拔掉,殊不知,这样的决定可能让您失去宝贵的“原生牙齿”。
牙齿松动并非只有“拔除”这一条路。牙齿的松动程度并不是决定是否需要拔除的唯一标准,还需综合考虑牙齿的感染情况、牙周病变以及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等多重因素。
临床上,医生将牙齿松动分为三个等级:
牙齿轻微晃动,松动幅度小于1毫米。
牙齿明显晃动,松动幅度1-2毫米。
牙齿严重晃动,松动幅度超过2毫米,甚至可旋转。
轻度松动的牙齿(Ⅰ度)一般不需要拔除,可以通过牙周治疗、牙齿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。而重度松动(Ⅲ度)或伴随严重感染、无法恢复的牙齿,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保留时,可能需要考虑拔除。
许多中老年人口腔情况复杂,又常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,草率拔牙可能带来诸多风险:
拔牙后牙槽骨失去生理刺激,随时间推移逐渐萎缩。
拔牙后通常需要3-6个月恢复期,期间饮食困难。
慢性病患者拔牙后可能引发并发症。
牙齿固定器在好牙和松动的牙齿之间做一个固定。这种主要针对外伤引起的牙齿松动比较有效果。
对于根尖牙炎症等引起的牙齿松动,进行根管治疗后等到根尖周炎症消除,随着炎症的恢复逐渐稳定,牙齿松动的症状也会随着消失。
其实很多人牙齿松动都是因为牙周炎引起的,轻度的牙周炎可以进行超声波洁治去除牙结石,中度以及严重的则需要定期进行牙周刮治以及结合药物治疗。
有些存在咬合创伤的也会引起牙齿松动,这种可以到正规的口腔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咬合调整。
尽管提倡尽量保留原生牙齿,但有些情况下拔除才是明智之选。
牙齿龋坏严重,牙髓坏死,牙根也受到严重破坏。
大面积龋坏、根尖周病无法治愈;纵裂、根裂或折断;可能引起骨髓炎、囊肿。
阻生智齿引发炎症,导致牙龈反复发炎、肿胀、疼痛。
当您发现牙齿松动时,请记住:拔牙并非唯一选择。及时寻求专业牙医的评估,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,让您的原生牙齿尽可能长久地“服役”,守护晚年的每一口幸福“食”光。毕竟,牙齿健康不仅关系着美味享受,更是全身健康的守护者。
*本文内容为知识科普,不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,仅供参考。
夕阳红口腔,专注老年齿科20年
021-62498957、624908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