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镜子时发现门牙上有个小豁口,或者用舌头舔到后槽牙边缘不再光滑,甚至是在吃坚果时听到一声轻微的“咔哒”……牙齿缺了一块,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尴尬和困扰。此刻,你心里肯定会冒出一个问题:这点小缺损,有必要专门去补吗?
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,但它一旦破损,内层相对脆弱的牙本质就会暴露。这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:
牙本质内有无数细微的小管直通牙神经。当它暴露后,外界的冷、热、酸、甜刺激都会通过这些管道刺激神经,引发尖锐、短暂的酸痛,严重影响进食和生活品质。
缺损的边缘往往粗糙不平,更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和牙菌斑。清洁难度大增,细菌在此安营扎寨,会使蛀牙从这个小缺口向深处、四周迅速蔓延。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,等到伤及牙髓,就需要做更复杂、更昂贵的根管治疗了。
牙齿的完整性是其承受巨大咀嚼力的保证。一个边缘的缺损会改变牙齿受力的分布,形成应力集中点。在咀嚼硬物时,极易从这个薄弱点发生更大的断裂。一旦裂痕深入到牙根,整个牙齿就可能无法保留,只能被拔除。
医生会根据你缺损的大小、位置、深度以及你的美观需求和经济情况,推荐最合适的方案。
适用情况: 最常用、最基础的方法。适用于较小的、未伤及牙神经的缺损,如前牙的小切角缺损、后牙的窝沟龋坏等。
适用情况: 主要用于前牙,修复较大的面积缺损、改善牙齿颜色和形态。特别适合门牙缺角的情况。
适用情况: 当牙齿缺损非常大,或已经做过根管治疗后,牙齿变脆,需要全面保护时。
如果牙齿只是缺了非常小的一块,而且没有出现疼痛、敏感等不适症状,对咀嚼功能和美观影响也不大,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不补。
比如,牙齿表面只是有一点点轻微的磨损,就像手机屏幕上有了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划痕,不影响正常使用,就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。
不过,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不管它,还是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看看缺损部位有没有发生变化。
当发现牙齿有缺损时,不要自己盲目判断,最好及时去看牙医,让专业医生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治疗方案。不要抱有“等等看”的侥幸心理。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永远是口腔健康的不二法则。
*本文内容为知识科普,不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,仅供参考。
夕阳红口腔,专注老年齿科20年
021-62498957、624908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