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炎夏日,冰箱成了我们保存食物的“保险箱”。当我们把各种食物塞进冷藏室时,常误以为低温环境就是安全区。然而在4℃的冷藏室暗处,可能潜藏着一种危险的细菌——李斯特菌。
在-1.5℃~45℃范围内均可存活,-20℃冷冻环境中能“冬眠”长达一年。
从摄入到发病潜伏期可达三周,甚至两个多月,导致感染源难以追溯。
它无法通过味觉、嗅觉或肉眼识别,常通过受污染的蔬菜水果、生肉蛋奶潜入冰箱。
李斯特菌主要通过食物传播,以下四类需特别防范:
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:生牛奶、软质奶酪、冰淇淋等;
即食冷藏食品:肉肠、沙拉、凉拌菜、烟熏海鲜等;
生食及半生食:刺身、溏心蛋;
剩菜剩饭:未彻底加热的隔夜菜、凉拌菜。
李斯特菌感染早期易与感冒混淆:
健康成人:可能仅出现轻微腹泻、发热;
孕妇:可能导致流产、早产或新生儿感染;
老人/免疫低下者:可引发败血症、脑膜炎。
提醒:若食用高风险食物后出现持续发热、头痛、呕吐,尤其是孕妇或老人,需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饮食史!
加热灭菌:剩菜食用前需加热至中心温度≥70℃。
生熟分离:生肉海鲜用密封盒存放于冰箱最下层;熟食、即食食品置于上层专用抽屉。
果蔬处理:流动水冲洗+去皮,预切水果存放不超24小时。
温度控制:冷藏室≤4℃、冷冻室≤-18℃。
清洁频率:每月用70%酒精擦拭内壁、隔板及密封条。
存放原则:即食食品存放不超过3天。剩饭菜烹饪后尽量24小时内食用。
勤洗手:处理生食后、餐前便后用肥皂洗手。
高危人群饮食禁忌:孕妇、老人避免食用生乳奶酪、冷藏烟熏海鲜、生拌菜。
李斯特菌是一种在冰箱低温环境中也能生存的致病菌,夏季是其活跃期。预防的关键在于正确选购、储存和处理食品,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。夏日享受清凉美食的同时,不要忽视食品安全,积极采取预防措施,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*本文内容为知识科普,不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,仅供参考。
夕阳红口腔,专注老年齿科20年
021-62498957、62490819